在线广交会网:www.cantonfair.org.cn(收费)
www.cecf.com.cn(不收费)
中国机电贸易网:www.chinamet.com.cn(收费)
重庆全球采购网:www.cq-purchase.com
以及俄罗斯环球伙伴网(收费)、重庆对外经贸网、重庆口岸物流网(待开通)等。
(2)支持方式:①重点联系2002年度重庆出口企业15强、30户重点出口企业及6个农业产业化产品出口基地县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为企业免费制作2幅三维立体图片,并对上述企业在我委推荐的网站上发布产品信息给予30%的资金支持。②组织重庆市进出口商品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和文字翻译,由市财政专项资金资助。
3.加快重庆口岸物流网的试运行,逐步完善和实施电子舱单传输,为企业搭建网上洽谈、成交的平台,积极利用函电和互联网等手段,加强与外商的联系和沟通,保客户、保渠道、保市场。
4.近期开展针对所有外经贸企业的为期3个月的电子商务网上培训,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研讨,结合外经贸实务开展在线辅导和答疑等工作。
5.为在“非典”流行期间不影响正常的经贸活动,提高办事效率,创新外经贸工作方式,推出更多的网上办事、服务项目,开展“网上办公”。
(三)继续抓好我市出口主打产品及新的出口增长点的培育工作
继续抓好摩托车、通用发动机、成套设备等我市主打产品的出口工作,促进家电、手动工具、电动工具等的出口;继续抓好化工、医药原料、矿产品的出口工作;继续抓好新型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医疗设备的出口工作;继续抓好猪鬃、肠衣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工作。
(四)应对“非典”疫情,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
1.与相关部门协作,将原定于6月28日交付使用的我市“口岸物流网”提前启动,减少“非典”时期的人员流动;
2.尽快启动口岸价格质询制度,解决“非典”时期的口岸物流环节费用问题;
3.为解决三峡大坝断航管制后的货物运输问题,与海关、铁路等部门合作,把江海联运变为铁海联运,最大限度地方便货主,减少运输环节,提高通关效率。
二、调整吸收外资的方式
(一)抓好重点在谈利用外资项目。一是促进今年“一会一节”拟签约项目的实施。已经成熟的合同项目,可进入项目审批的准备阶段;尚需进一步洽谈的协议项目,应通过网络、电传等方式深入洽谈,为签定正式合同做好前期准备。二是对全市在谈利用外资项目进行汇总和整理,发布2003年度100个重点在谈利用外资项目。筛选出确保本年度完成的项目,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区县(自治县、市)和市级部门,实施项目经理制,协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项目早报批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