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市之力加快北部新区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3年北部新区开发建设任务的通知》(渝办〔2003〕7号)要求,完善北部新区建设总体规划,以规划为指导,促进北部新区重大项目全面实施;加快北部新区一期1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市级有关部门在北部新区落户的9个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和招商引资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北部新区软硬件投资环境,为北部新区下一轮大规模开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三、主动沟通,加强服务,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当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意见》(渝委发〔2002〕42号)精神,着力抓好2003年对外开放10项重点工作。防治“非典”要主动做好对外宣传,上门服务,稳定和增强外来投资者的信心。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继续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加快推进康达环保与日本大晃机械株式会社合资项目、红宇机械厂与美国TRW公司合资生产车用制动系统、ABB增资扩股、川维厂与美国富乐公司合资、米其林轮胎、三一重工智能施工机群等引资项目的工作进程,力争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合作,确保日元贷款扶贫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城镇化项目、世行贷款西部供水工程等利用外资重大工作的顺利推进。要加快实施涉外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高尔夫球场等生活娱乐设施建设,满足外来人员在渝的生活条件需求。
积极为各类社会资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继续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凡是外商投资可以进入的领域,国内社会投资均可进入。要鼓励和引导国内社会投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全市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加快审批进度,推进“阳光成本”制度。对社会资本进入较多的房地产行业,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其健康发展。
四、抓好园区建设,突出特色经济,发挥投资在区县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
加快区县经济发展,必须突出特色经济,其中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是其重要的抓手和载体。通过县际公路、县城电网改造、世行贷款城镇化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实施,突出抓好“百强镇工程”和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园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充分发挥经济强镇的集聚效应,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和渝西经济走廊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决定,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要以解决库区移民“生计”问题为出发点,实施“山水致富”工程,着力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渝西经济走廊要以“122”工程和西部供水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城郊型经济,加快发展卫星城镇。都市发达经济圈要以加快建设北部新区及工业园区、中央商务区、大学城为重点,努力“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