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克服“非典”
疫情影响抓好投资工作促进经济增长的通知
(渝府发[2003]30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呈现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近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突发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对我市旅游、商贸、餐饮、交通运输、外贸出口、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始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据有关部门测算,“非典”疫情将直接影响我市地方税减收2亿元,减缓GDP增速0.5至1个百分点。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在全力抗击“非典”疫情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内陆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多年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当前,贯彻“两手抓”的精神,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抓好投资工作,促进经济增长。我们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做大投资总量,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并增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千方百计,长短结合,保护和培养投资需求
当前,“非典”疫情已经给我市投资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些重大项目必须开展的勘察设计、专家评审、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受阻;一些在建项目因外地专家不能及时就位,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受到影响;一些项目因集中投标、开标、评标等招投标工作无法组织,项目开工计划推迟;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因洽谈中断,引资工作出现困难。因此,必须针对上述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有效保护投资需求。要通过采取互联网、电视电话会议等方式,推进项目论证、评审、招投标等工作。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争取国家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要抓住国家调整国债投资结构的机遇,积极争取公共卫生事业、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公路建设等方面得到国家更多投资的支持。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前期工作“并行作业”,有条件的项目可以提前开展征地拆迁和“三通一平”等准备工作。乌江彭水电站、珞璜电厂三期扩建、重庆电厂东厂改造、遂渝高速公路、黔江机场等今年计划新开工的重大项目,必须抓紧各项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在招商工作中,要主动与外来投资者沟通,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在谈项目尽快取得突破,促进签约项目早日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