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发挥出口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着力培育机电产品、纺织品和高新技术三大出口支柱,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增强出口品牌和服务的竞争力,实现由创汇型向占市场、创品牌方向的转变。组织企业参加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会,拓宽产品出口的国际渠道。调动各类企业出口积极性,实现出口主体多元化。在巩固扩大传统市场的同时,拓展俄罗斯、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开辟澳洲、中亚、西亚等发展中市场。加强对境外加工贸易的指导协调,研究制订“走出去”发展战略,推动3—5家企业有序进入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开展加工装配业务。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到境外开发资源,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落实出口企业退税政策,扶持私营进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同时,努力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工作,建立我省产业损害报告制度。
19、加强东西经济合作与交流。在盯住国际资本的同时,也要盯住国内东部资本。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双赢利益机制,吸引东部企业、资金、智力西进。特别是吸引东部企业来陕投资,扩大与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办好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做到政策、服务、诚信、措施四到位,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五、推进流通现代化,开拓城乡消费品市场
20、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提出的多项政策,进一步拓宽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推动烟草、医药、加油站、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配件及维修等行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连锁经营。提高连锁行业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的比重,促进生产资料加工配送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流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培育发展重点流通企业集团,带动流通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城市大型流通设施布局。吸引东中部地区和外资及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我省发展,整合中小零售网点,改造传统商业。
21、培育和扩大消费。推动餐饮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清理、取消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和规定,引导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住房、汽车、电信、旅游等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消费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开拓农村市场,培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农村各种经济组织结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
22、强化企业市场营销。把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当作企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寻找和把握市场需求,搞好市场定位,调整产品结构,抓好产销衔接,以需定产,扩大有效供给。把投资决策、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网络建设、广告宣传等活动与市场开发、产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搞好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营销人员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研究制定营销人员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