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搞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继续做好以节油节水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加强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完善节能节水体系,开展创建节水型工业企业活动,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50%。全面贯彻《
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发展有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培育环保产业市场。落实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政策,推进废旧家电及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提高水泥散装率,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混凝土搅拌配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使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相协调。
三、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加强企业管理
11、推进50户企业的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重组力度,有计划地推出20—50户资产优良、效益较好的企业,走开放式重组的路子,减持国有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运行机制。实现资产重组的新突破。加大关闭破产力度,力争10户企业列入国家破产计划,核销呆坏账10亿元。8户企业破产终结,核销呆坏账25亿元。推动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破产,实现劣势企业退出的新突破。按照成熟一户、操作一户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把规范操作贯穿于从立项到实施的全过程。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依法妥善处理。
12、加快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组建步伐。以优强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有计划、有重点地组建企业集团。并在投资决策、全资(控股)企业的资产和股权处置、分离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大企业提高竞争力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支持大企业重组上市,推动大企业与国外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鼓励大企业、优强企业通过联合、收购、兼并等方式重组劣势企业。积极参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各级经贸部门要把大企业重组作为经济工作的大事来抓,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一户一户地推动。从省上讲,初步确定100户优势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13、积极推动10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认真贯彻实施《
中小企业促进法》,结合实际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按照“专、精、特、新”的原则,支持创办各类为大企业协作配套、科工贸一体化的中小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重点在市、县两级建立担保机构。扶持业绩突出、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研究建立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发挥典当业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抓好中小企业法人产权交易试点。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对100户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成长性中小企业,继续落实省政府确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步伐。同时,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