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大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强纠风机构建设,保证有专人负责纠风工作。要加强对各级纠风工作人员、特邀监察员、民主评议行风代表以及与纠风工作有关的人员的培训,通过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纪检监察、纠风工作业务等培训,加强政策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纠风工作队伍。要建立完善的纠风工作制度,加强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和传达纠风工作信息。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明察暗访,摸实情、找问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推动纠风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纠风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纠风工作开展得好坏,会影响整个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纠风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纠风工作十分关注。纠风工作既是一项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认识纠风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领导主抓,部门各负其责,条块紧密结合,纠风办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政领导要把纠风工作作为加强部门和行业自身建设的“一把手工程”来抓,高度重视,主动部署,敢抓敢管,真抓实干,认真实行好责任制。各级政府纠风办和各专项治理协调小组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职责,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实行具体指导。各部门形成合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取得纠风工作的阶段性成效,为在五年内实现部门和行业作风普遍好转的目标而努力。
(二)围绕发展,强化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纠风工作,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社会软环境。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和市场经济新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在部门和行业风气方面严重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把纠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凝聚到促发展上来。把纠风工作的各项任务放到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根本任务中去把握。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纠风工作的重点应是解决那些影响经济发展,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歪风。对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不正之风问题,如群众就医收费过高、中小学乱收费、硬性摊派报刊等,要重点加以解决。各地要紧紧围绕中心,维护大局,把握重点,整体推进各项纠风工作。
(三)结合实际,讲求实效。要及时掌握和认真分析情况,结合部门和行业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纠风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进行总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行业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纠风工作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各部门和行业都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围绕服务经济的具体措施向社会公开承诺,增加政府部门和行业工作的透明度,狠抓落实,讲求纠风工作的实效。权力相对集中的政府部门要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收执罚部门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执收执罚行为;经济管理部门要完善制度,制止权钱交易行为的发生;服务窗口单位和垄断经营性行业要规范服务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部门和行业的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工作,要通过民主评议行风等民主监督方式进行检验,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做到以评促纠,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取得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