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措施
2003年纠风工作,要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加强综合治理,加大从源头上治理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力度;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建立和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改革入手,改进工作方法,采取新的措施,确保纠风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加大治本力度。各部门、各行业要着眼于思想道德教育,立足于防范,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要针对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部门、行业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把关口前移,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督,逐步建立起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能有效遏制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要从改革入手,结合教育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等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认真实行“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工程招标”等治本的有效办法,找准纠风工作的切入点,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二)加大公示力度。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实行公示并改进公示方法,规范公示程序,增加透明度。要在农村做好村财公开和涉农收费公示工作,完善涉农收费公示办法,提高涉农收费公示的时效性和质量。在医疗机构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公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公开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就诊流程和服务承诺,公开患者先择医生的有关资料,公开职工和病患者关心的问题等,防止乱收费问题的发生。要在学校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工作,中小学收费公示的范围要扩大至除了杂费、代办费之外一切向学生和家长收取的费用。大学要公示办班和收费情况。其他部门和单位,也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抓公开,把推行办事公开制度作为民主评议行风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暗访力度。要改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纠风工作效果。今年要加强明察暗访工作,以暗访为主,经常深入到基层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侵害广大群众利益的问题,组织特邀监察员、民主评议行风代表和新闻监督员开展暗访活动,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问题,促进纠风各项治理工作的落实。
(四)加大查处力度。要以查促纠,不断加大对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要在纠风工作中发现案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那些屡屡发生严重不正之风而得不到纠正的地方和部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顶风违纪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予以曝光,决不姑息迁就,以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并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解决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纠风工作的实际成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进一步扩大纠风工作的社会影响。
(五)加大宣传力度。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有效形式,加强纠风工作的宣传。要进一步发挥福建电视台《纠风之窗》栏目的宣传窗口作用,向广大群众宣传纠风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宣传纠风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加大对不正之风的曝光力度,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纠风工作的积极性。要创新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努力探索网络链接、评议热线、电视专栏等多种宣传监督的形式,并通过科技手段和信息化及时监控行政权力的行使情况,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公开化和规范化,确保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始终处于全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