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各项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做好项目开发工作。建立以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计划部门牵头,有关部门、企业和各类专家共同参与的项目生成机制,全面开发持续不断的项目源,把项目工作延伸到各行业各领域。(1)从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中生成项目。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部署细化转化为具体项目,以支撑和保证奋斗目标的实现;(2)从产业关联和主导产业的延伸中生成项目。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从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群的壮大中开发各类项目;(3)从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生成项目。围绕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现代流通等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推进各类项目建设;(4)从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生成项目。充分发挥我省山海资源优势,围绕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通过合理规划、依法保护和科学开发,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森林、矿产等山海资源开发项目;(5)从企业改革、更新改造中生成项目。围绕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资产重组和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一批项目;(6)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成项目。继续加强交通、能源、通信、城建和以水利为重点的十大防灾减灾体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7)从对外开放中生成项目。把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不断推出符合产业导向的招商引资项目和实施“走出去”战略项目;(8)从科研、中试成果中生成项目。紧密联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发掘科研成果、中试成果,应用于生产建设;(9)从专家策划、咨询中生成项目。组织依靠各方面专家以及海外学者,开发适应本地生产、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类项目。
(二)创新项目推介机制,做好项目转化落地工作。(1)省政府每年6月18日举办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省计委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邀请各方面投资机构、企业、院校和有项目需要的部门和机构参与,通过制定政策,创造条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和创业投资的发展,使项目成果交易会制度化、品牌化,成为项目转化平台。(2)建立项目成果推介网站,多渠道捕捉各类项目信息,广泛征集各类项目成果,并注意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网站的链接,持续不断地向社会推介项目。(3)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及项目需求,充分发挥咨询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有针对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和推介服务,搭建科技成果供需结合的桥梁。(4)继续发挥已有的投资贸易洽谈会、海交会等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
(三)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对项目实行系统管理、目标管理、网络管理等科学管理办法,实现项目的科学、高效运作;继续推行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切实控制投资,确保质量,提高效益;完善项目的专家咨询和评估论证制度,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和参建单位业绩目标责任制及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开展重大项目经常性的稽察工作,做到事前稽察、关口前移;尽快建设重点项目资金在线监控系统,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