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粮食主产区积极稳妥地开展市场化改革试点,选择2至5个县试行粮食补贴直接到农产的办法,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购销政策的配套措施。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健全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突出发展农产品储藏运输业、销售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支持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支持供销社整合扩展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扩大小额贷款发放面,加大信贷支农力度。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和提供服务。抓好一批不同产业的典型,引导农民依托经营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近期召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会议。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强化农民负担监管。要围绕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规定,总结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经常性的督查,重点检查计税面积和差别常产、公益事业金、过渡期内“两工”、乡村报刊订阅、“一事一议”等方面的政策落实情况,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坚决纠正。切实抓好配套改革,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涉农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农民负担监管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和新闻监督,重视农民来信来访工作,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准在农民出工、出钱、出物方面开新口子。凡实行“两工”过渡期政策的地方,暂不搞“一事一议”办法,已经取消“两工”的地方要严格控制“一事一议”的范围和总额。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村水利建设坚持大中小微配套、开源节流、蓄引提结合、防洪抗旱并举。要抓紧紫坪铺水库、大桥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武都水库,加快毗河引水、亭子口水库等大型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强中型和小(一)型水库的枢纽和灌区配套建设。做好病险水库尤其是重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把旱山村治理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先调后治。继续抓好“治水兴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努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加快中低产田土改造,坚持调改结合,扩大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面积。
以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上流失为重点,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要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新造林面积365万亩,抓好350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和配套荒山造林工作。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发展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特色经济林。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实施天然草原保护和144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