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门路,培育增收新亮点。要大力发展竹业经济,培育林业经济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地方可扩大竹林种植面积,开发加工各类竹产品。突出发展在国内有竞争优势的中药材产业,建立中药材供销信息网络,发展从事加工和中间体提取的企业,延长中药材产业链。重点抓好水产品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和助农增收工程,加强水产基地县建设,大力开发名、优、特、新品种和无公害水产品,推动水产业上台阶。
抓住重点,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今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抓紧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完善11个省级、市级区域性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管理、监控,并组织、引导企业和农产进行标准化生产。注重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举办“四川省优质大宗农产品展示会”和“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扩大我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量。
二、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发展龙头企业,目的是助农增收。要按“三、二、一”产业顺序,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确立支柱,延长重点产业链。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抓好生猪、牛羊禽、果蔬、林竹、优质粮油、中药材、茶叶、蚕丝麻、水产、花卉等产业开发。各地要根据本地自然资源、发展环境和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等情况,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确立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
狠抓关键,着力培育龙头企业。要抓好115户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继续鼓励城市:工商企业以资金、信息、技术等参与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争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国有农、林、牧、渔场的改革步伐,转换经营机制,建成能带动周围农户致富的专业化经营实体。龙头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与农产间的利益连接机制。
继续完善和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要重点扶持产业链长、加工度深、有名牌产品、有国际市场、农产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今年省财政农业投入增加的4000万元主要作为新增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资金。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贷款贴息、有偿投入、直接投资等方式,对重点龙头企业给予实际扶持。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项自作为投入重点,积极支持解决龙头企业技改贷款及农副产品收购流动资金贷款,对资信好的龙头企业,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省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要注重对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直接融资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