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进省内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我省地方标准的,我省农产品都要依据这些标准组织生产。鼓励企业提高标准水平,采用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我省地方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提高实物标准;我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要迅速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要及时对原有我省地方标准进行清理整顿,加快我省地方标准制定、修订步伐,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基础,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本行业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划,特别是加快制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规划,以便进行统一规划和实施。
(四)加大标准贯彻力度,保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的作用,对各级各类标准进行深入宣传。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进行系统培训。要坚持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与科技推广、产业化、农业生产大规模宏观计划相结合,在农业科技开发、生产推广、产品加工、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面贯彻实施标准,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全面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工程。要通过典型示范方式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加大户进行重点培植,建立省、市、县、乡、村直至到户的一级带一级,层层有典型引路的示范推广网络。各有关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厂、销售等各个环节,开展经常性的贯彻实施标准情况检查,加强对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从而达到督促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贯彻实施标准,自觉按标准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
三、尽快制定适应我省发展急需的地方标准
(一)制定的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标准及标样,环境及安全卫生标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高新农艺技术标准,种子(含种苗、种畜、种禽等)标准,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管理标准,转基因、生物技术标准等。
(二)项目选择和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1.农产品质量标准应重点制定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