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失效]

  (五)体制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股份制改革深入推进。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企业联合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市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集团达到21家。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为重心,加大了宏观政策引导的力度。相继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改善外资企业投资环境、改革固定资产项目审批制度、简化企业注册程序、扩大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政策措施,继续修订、废止了一批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政策法规,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科技进步成效明显。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000多项,研究与发展(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科技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生物芯片、纳米材料、水处理连续微滤成套设备等关键技术开发取得重要成果。实施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累计达到50项。高能电池、软件、环保科技等产业化基地建设进展良好。宽带城域网加紧建设,企业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已经和即将建成示范性高中校31所,模范小学和村办小学建设步伐加快,与教育部共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医科大学“211工程”加紧实施,财经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扩建工程部分竣工。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2.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市属高校招生增长32.3%。
  (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和社会环境继续改善。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 5315元,增长10.2%。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比上年增加近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91%,低于预期目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工作落实,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困难群众做到了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月牙河、复兴河改造工程竣工,城市水系河道改造的综合效果开始显现,“9路15卡口”打通工程如期完工,市区路灯改造、街景整治工程成效明显,“蓝天”、“碧水”等环保工程加紧实施。全年新建绿地680万平方米,住宅集中供热率和燃气化率分别达到74.1%和95.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274天,比上年增加100天。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图书大厦和华夏未来少儿艺术中心投入使用,泰达图书馆、人民医院、第三中心医院等项目进展顺利。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20项工作全面完成。
  回顾2002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准确判断形势,正确决策部署,坚持高标准加快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的结果;是加速实施“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集聚的能量不断释放的结果;是持续创新,狠抓经济工作三件大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弘扬危改精神,知难而进,共创大业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比较重;服务业的规模比较小,发展速度不够快;企业转制的任务还很重,实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比较少;部分中小企业活力不强,生产经营困难,尚未走出困境;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比较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加快发展中下力量解决。
  二、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实现天津新阶段战略目标的重要一年。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新阶段天津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3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指标;第二步,提前3到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使经济总量和群众收入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第三步,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三步走”战略,体现了新阶段的新标准、新要求,展示了天津发展的宏伟蓝图,表达了全市人民思进求快的强烈愿望,是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
  根据市委总的部署和要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的部署,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不懈地抓好经济工作的三件大事,坚持不懈地抓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三件事,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使我市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以上,按人均达到 3000美元组织落实;财政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2%;外商直接投资到位额增长3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左右。以上主要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增长更快一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