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08年4月30日 实施日期:2008年4月30日)废止(原因:阶段性工作已结束)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2003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津政发[2003]2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围绕五大战略举措,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完成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为实施“三步走”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天津市人民政府
二00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天津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2年,是天津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方面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提前全面实现为标志,天津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跨越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一)国民经济均衡持续快速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22.6亿元,增长12.5%,增幅继续居全国首位,连续11年平均增长12%以上。各月增幅没有大的波动,经济运行健康平稳。1至11月,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14.7%,其中利润增长25.4%,比上年同期提高 6.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0.8,同比提高11个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效益增长好于全市水平。全年财政收入375.8亿元,完成预算的105.3%,按可比口径增长18.4%。全市经济继续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新的增长格局正在形成。工业在调整重组中实现优化升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保持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先进制造技术、新型能源和材料、环保等逐步取代传统产业,成为重要支柱。通过嫁接改造调整,冶金、化工、机械、轻工等行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原油、无缝钢管、移动电话、彩色显示器、空调器、轿车、复方丹参滴丸、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等重点拳头产品增幅较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工业东移企业累计达到60家,推进了产业布局的调整。服务业出现加快发展势头。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保险、邮电通信、物流、连锁经营、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51%,提高2个百分点;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51.3%。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区县经济增长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发挥了较强带动作用。
(三)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外向型经济成为重要支撑。全年协议外资额增长25.5%,外商直投实际到位额增长18.2%。跨国公司增资势头强劲,在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93家。新签约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和协议外资额分别增长1.1倍和1.2倍。服务业成为招商引资新热点,协议外资额增长1.4倍,沃尔玛、麦德龙、万客隆、欧尚等国际知名零售贸易企业来津拓展业务,光大永明保险、恒安人寿保险、住房储蓄银行等合资合作金融机构总部落户天津。投资领域不断延伸,摩托罗拉(亚洲)物流中心开工建设,LG(乐金电子)、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在我市建立了研发中心。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出口总值115.95亿美元,增长22%,三资企业出口增长28.1%,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72.7%和42.6%。滨海新区发展加快。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国领先,保税区物流规模迅速扩大。天津港吞吐量达到1.29亿吨,增长13.5%,集装箱运输量240.8万标箱,增长19.7%。全年滨海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40.2%和62%,提前一年实现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阶段性目标。加强了与兄弟省市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吸引外地来津投资到位额增长19.5%。
(四)投资和消费增势强劲,有效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1.6亿元,增长15.1%。地方投资增幅较大,国债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服务业投入力度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好于上年。丰田汽车、天大天财光纤一期、力神锂离子电池、氨基酸公司搬迁改造、盘山电厂二期、城乡电网改造、天津港10万吨级航道二期和15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洞庭路跨海河大桥、津沽二线、友谊家世界购物广场等项目竣工或基本建成;津滨轻轨、津蓟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天津南段、博物馆、滨江金耀广场等建设进度加快;地铁一号线开工建设;东突堤北侧集装箱码头、海滨大道、开发区市民广场和金融服务区等重点前期项目启动实施。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1.4亿元,增长13.1%,各类连锁经营店达到1800家,销售额142亿元,增长40%以上。“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购物总收入分别增长18.7%和17.6%。居民的居住、教育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5.4%至43.6%。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