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2—2010年甘肃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

  (十一)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开发作为我省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把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增强我省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各地要把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纳入人才开发的总体规划,根据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的现状和需求,制定符合非公有制企业性质和特点的人才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对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落户的大学生,政策上要一视同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在参加培训、职称评定、评选专家、国际间学术交流、办理出国出境手续等方面享有国有企业人员同等待遇。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把多种所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解决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在转岗和流动中的实际困难,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实现人才资源在多经济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营造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十二)努力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1、增加和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到200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数达到54.2万人,年均增加2.4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0%。到201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数达到69万人,年均增加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6%。重点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急需的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信息、金融、财经、外贸、法律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能够从事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应用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一批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既有较强科研能力,又善于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
  2、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广电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事业单位,要建立有别于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重点是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对不同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可以试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实行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建立人才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逐步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社会化评审模式,将申报权交给个人,评审权赋予社会,聘用权还给单位,加强聘后管理。积极探索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使专业技术人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继续加强园区建设,构建高新技术人才创业平台。鼓励校企、研企合作,实现开放、联合、共建、高效的运行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放实验室、博士生工作站、硕士生实习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中心建设,使之成为硬件设备先进、软件设备齐全、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人才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科工贸结合,把科技园区办成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示范基地。依托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内其它科技园区,进一步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吸引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回甘肃创业,使之成为吸纳和聚集优秀人才创业的重要阵地。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