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3年深圳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预计为102%,比上年略有上升。全市从业人员预计380万人,比2002年增长5.6%,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控制在3%以内。
三、2003年企业工资增长建议
2003年我国经济将以2002年为基础,开始新一轮起飞,投资、消费和出口将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为经济发展更注入新的活力。但2003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可能比上年更为严峻,中东局势紧张,美国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日本经济低迷不振,这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的深圳经济也增加了困难和压力。为此,深圳将以优化整体经济素质、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继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结构。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继续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深圳经济发展预测,考虑工资与经济增长、物价、就业,以及成本与利润的相关关系,根据工资增长指导线预测模型推算,对2003年企业工资增长建议如下:
(一)工资增长率建议
1.企业工资增长的基准线为8%。企业在经济效益比上年增长并合理控制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原则上工资增长率可达到8%,这样既能保证员工分享企业效益增长带来的收益,保证员工实际工资水平略有提高,又有利于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增加效益。
依靠国家特殊政策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垄断行业的企业,由于近年来工资水平偏高,工资增长过快,因此,今年的工资增长应按如下“两条线”调控:一是工资水平已超过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原则上不能再增长工资;二是工资水平是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下的,工资增幅不能超过3%。国家将加大对这类行业、企业工资分配的检查监督。
2.企业工资增长预警线为14%。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较快时,工资水平也可以相应增长,但工资增长不能过快,否则会加大人工成本,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3.企业工资增长的下限为零增长或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员工工资可以零增长或负增长。但按《
深圳经济特区最低工资条例》,支付员工工资不能低于当年度最低工资标准。
(二)企业工资增长的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