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加速建设以高速公路、空港、海港和轨道交通为主体的交通枢纽网络,建立完善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新型公共交通体系。加强过境及市区通道建设,改造完善城市道路设施,打通“微循环”,规划建设停车场,切实解决行路难、停车难问题。加快东部供水水源网络干线配套工程建设,实施水网、电网改造工程,解决缺水缺电问题。抓紧中心区各项工程和会展中心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5.大力整治城市环境。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从体制上解决违法建筑屡禁不止、屡拆屡建的老大难问题。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整治“脏乱差”。继续实施城市形象工程,加快城市公园建设,做好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实现市容市貌新改观。努力解决影响我市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抓好四大主要水库和七条主要河流的水质改善,综合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噪声污染及水土流失,改善我市整体环境质量,年内取得初步成效。
26.加快社区现代化进程。研究制定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各部门通力合作、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理顺各方面关系,切实解决社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2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继续贯彻落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水平,培育民族精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运用“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的成果,进一步激发人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投身到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28.加大诚信建设力度。加强信用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风气。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用备案、信用监督、信用评估和失信惩罚机制,提高社会中介组织的公信力和诚信度。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