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创新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方法。确立全球化思维,把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把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放在改善软环境上。鼓励外资企业扩大在深投资,大力发展并购等新的引资方式,以商引商。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参股服务业。加强与世界著名大公司的合作,争取更多国外大企业、跨国公司落户深圳。充分发挥侨务、台务在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保税区面积,加快大工业区、出口加工区的开发建设。
19.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紧修定完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地方性法规,指导支持企业运用世贸规则进行经贸活动、解决贸易争端。继续实施鼓励扩大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巩固提高欧美、日本、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俄罗斯、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扩大国外工商企业在深采购。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海外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组合投资。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引导和推动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20.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抓紧落实跨国公司设立独资采购中心、采购中心出口退税和在批发、零售、佣金代理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的措施。研究制定部分实施有关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允许外资参股深圳地方商业银行、引进香港会计师事务所、航空运输业开放等的具体办法。
21.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深港经济合作,重点加强口岸、商贸旅游、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和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深港西部通道、“电子口岸”等跨界项目建设进度。继续推进与澳门、台湾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密切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兄弟城市的经济技术合作,学习借鉴上海等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扎实做好对口扶持工作。
四、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22.强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业规划的衔接,编制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加快法定图则编制,提高法定图则覆盖率,做好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重点区域法定图则的编制。按照实际人口数量,科学论证和调整我市城市发展规划。加快城区改造和二次开发。统一规划特区内外交通、通讯、环保和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物流园区、东部黄金海岸、特区外村镇等重点规划的编制。严格城市规划的法定程序,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23.严格控制合理开发土地。科学制定和严格审核年度土地供应计划,防止扩大土地供应量。控制经营性房地产用地总量,优先消化闲置用地,防止房地产过热。加强对预留地、待建地的管理,坚决收回逾期未开发土地。探索建立国土管理和储备新体制,研究解决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问题。改革批地审批方式,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坚决清拆预留地、待建地上面的各种违章、违法建筑和非法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