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调整投资结构。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预算内建设资金要优先安排非典防治工作急需的项目,建设全市疾病控制网络体系,购置急需的医疗设备,用于加快城市有害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非典医疗废物焚烧设施建设。要加快投资类工业项目的建设,满足投资建设的需要,克服消费品工业受非典影响的不利因素,努力保持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力度,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努力扩大社会投资,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加快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市场的新机制。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全力抓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各园区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狠抓道路、管网、厂房等建设,以完备的设施、良好的环境,迎接疫情结束后的投资热潮。
七、确保生产要素平衡,缓解供需矛盾
加强电力等生产要素的供应与协调。认真落实全市电力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电网的建设进度,加强电力运行的监测和调度,千方百计组织电力供应。重点要强化用电调度,制定完善应急、抢修及高峰用电控制预案,明确高峰拉(限)电原则,保证全市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和抗非典的用电需求,尽可能减少因拉(限)电而造成的损失。组织各电厂做好备品备件及燃料的供应和储备工作,加快电厂扩容工程建设进度。
加强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的管理。市政管理部门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督促城市供水企业和物业管理部门,在引水、制水和配水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落实防疫措施。要做好水厂生产区域防疫工作,特别是开放式生产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确保处理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保证污水再生利用设施中消毒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进一步做好劳动力的保障与安全工作。暂停招聘外来人员,暂时取消各类大规模的现场招聘活动,尽量采用网上招聘、社区招聘和委托招聘等形式,认真做好劳动力招聘场所的消毒清洁工作。各企业要加大对外来人员的管理,避免因人员频繁流动而造成疫情传播。
八、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秩序
确保消毒防疫用品的供应。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协调机制,形成市、县、区之间的协作网络,立足本地、整合资源,定点生产、组织货源,团结协作、调剂余缺。要在分析医药用品和防护用品供应形势和疫情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供求缺口,对供需矛盾突出的医疗物资和药品,把生产任务落实到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重点组织好医药、化工、纺织等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