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构建我省三条战略通道的若干意见

  (五)加强与各省市联系,构建对内联接的信息流通道
  16、构筑信息交流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及时收集各省市人才、资本、项目、市场商务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吸引和促进更多的项目、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与我省企业结合,积极鼓励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为我省企业到省外开发牵线搭桥,也为省外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集聚我省提供途径。
  17、加强与省外高校、科技单位联系。争取国内名牌大学和一流学科来闽办学或联合办学。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大院大所科技交流与合作。采集科技成果项目,建立面向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推介服务中心和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我省引进先进成果提供便捷的信息通道,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到福建对接转化。
  18、加强省际间的项目推介工作。建立面向全国上市公司、投资机构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发布平台,促进更多的项目和资本进入我省。
  19、建立互访合作渠道。加强省际高层领导的联系和互访,通过组团招商,创造合作机会与途径;由政府搭台组织省际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或洽谈会,吸引企业参与;收集和推介各省市的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为我省发展提供借鉴。
  三、拓宽对外开放通道
  我省面对海洋,对外开放是我省的一大优势。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就是要按照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发挥我省对外开放的优势,继续抓好多元发展、以质取胜和“走出去”三项重点工作,更多更好地吸引外资,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大力加强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项目开发,加强与跨国公司、国际大财团合作,继续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扩大开放中的积极作用,多渠道利用外资、多元化扩大出口、多层次增进合作。巩固和发展原有的对外通道,充分发挥侨乡优势,进一步拓宽闽台港澳经贸合作领域,扩大闽台科技文化交流,使我省成为对台通商贸易、台资企业营运、对台农业合作、两岸旅游合作的重要地区;进一步发展与东南亚的关系,加快推进市场双向开放,资金双向流动。加强对欧美日、非洲、南美、俄罗斯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研究分析,组织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出口,鼓励有优势企业到这些地方开发资源,发展加工贸易。
  (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1、进一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在继续扩大大宗传统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同时,加大实施“科技兴贸”力度,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我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商品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出口商品升级换代,扩大绿色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效防范和突破国外实施的“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2、积极开拓出口市场。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美国、日本、欧盟、香港、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传统重点市场出口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切实做好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东欧、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的开拓工作。大力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努力培育新的出口主体。积极组织各类企业参加国际知名的各种展览会(博览会),进一步开拓视野,扩大我省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加大出口货物退(免)税工作力度,严格管理,优化服务,按照优先办理生产企业免抵税调库和优先办理大中型重点企业退税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退(免)税指标,保护守法出口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3、加快构筑便捷的对外联系口岸。重点发展厦门、福州国际性海、空港,抓好厦门、福州两港以外贸远洋运输为主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和湄洲湾以石油化工仓储运输为主的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抓紧实施厦门湾、福州港总体规划,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厦门港海沧港区、福州港深水外港等大型集装箱专业港区,大力发展远近洋运输,提高对外辐射能力,使港口发展满足全省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应对台“三通”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运输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厦门、福州两个国际机场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开辟新的国际航线,不断扩大民航服务领域和范围,树立良好的国际窗口形象,为我省改善投资贸易环境和加强对外交流服务。
  (二)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更好更多地吸收外资
  4、大力推动跨国公司、国际大财团来闽投资。积极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动态,适应跨国资本流动的新趋势,探索采用并购、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来闽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和制造中心,兴办重大项目或高科技项目,或以并购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大力推动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或物流中心,推动我省产品进入国际跨国采购和全球营销网络。选择具备条件的企业直接对外融资,扩大特许权转让、项目融资的范围,争取在吸收跨国公司在闽投资方面有重大突破。
  5、积极吸引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引进外资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设备、良种和经营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促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努力引导外商投资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利用外资层次。大力推动外商投资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技术、海洋技术等新兴产业,积极吸引外资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继续吸引外资嫁接改造轻工、纺织、食品、建材、森工等传统工业和国有企业。积极推动外资发展加工贸易业,特别是在闽建立大型的加工贸易生产基地。继续引导外商投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将港口、运输场站、城市道路、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作为吸收外资新的增长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