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构建我省三条战略通道的若干意见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
 推进构建我省三条战略通道的若干意见
 (闽委发[2003]4号 2003年2月25日)


  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新世纪初要着力构建福建发展的三条战略通道,即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对内联接通道和对外开放通道。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福建过去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群策群力作出的重大决定。三条战略通道是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通道,是产业延伸的通道,是陆运、水运、空运相互配套的通道,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三条战略通道是统一的整体,覆盖全省,相互融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对于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我省发展,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落实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决策,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拓宽山海协作通道
  我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必须拓宽山海协作通道。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抓紧构建大城市框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在提高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扶持山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步伐。沿海地区要在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上发挥重要窗口作用、示范作用以及辐射和带动作用。山区要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和利用老工业基地吸纳沿海产业的转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加工制造业相结合,资源合理开发与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相结合,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强区富民相结合,形成特色资源加工、绿色产品开发、特色高新技术产业、旅游生态经济为主的产业体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山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1、加快交通网络建设。以高速公路和省级干线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海通向山区公路网建设,逐步提高山区公路等级。2002年年底要基本建成漳诏、罗长高速公路和福宁高速公路;2003年上半年同江——三亚国道主干线福建段全线贯通。抓紧建设京福国道主干线三明——福州段高速公路以及漳州——龙岩漳州段高速公路,争取京福国道主干线邵武——三明段二期工程早日动工。抓紧推进龙岩——长汀、浦城——南平、三明——泉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动工建设。积极支持纳入全省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规划的山区公路建设项目,逐步提高山区公路成网配套和等级水平。抓紧道路运输和场站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善道路运输系统。到2005年实现全省山区地级市通高速公路,争取各县(市)公路达到二级以上,通乡镇公路上等级,通(行政)村村公路逐步等级化。
  加快山区机场改扩建工程。2002年开工建设龙岩连城机场民航部分改扩建项目,继续做好武夷山机场民航部分二期扩建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十五”期间完成扩建投入使用。按军民合用原则,抓紧规划宁德霞浦机场改扩建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开通民用航线。
  2、加大山区水利工程投资力度。重点建设汀江流域防洪整治二期、闽江上游沙溪防洪一期、闽江上游富屯溪防洪一期、晋江下游岸线整治等工程。继续抓好山区万亩旱片治理与节水灌溉及标准农田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山区蓄水工程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武平捷文、漳平文星、仙游金钟、德化碧坑、安溪白濑等一批水库,进一步提高水库调蓄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
  3、加强山区农村能源建设。加快完成山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积极开发利用山区水电资源,做好三明市坂面、汶潭、大言、黄潭、高塘、西门、台江,南平市照口、洋口,宁德市洪口、牛头山、旺坑、双口渡和龙岩市白沙等一批山区中型水电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实施扶持煤炭工业发展的政策,加强煤炭工业管理,稳定煤炭产量,并大力开发利用本省煤炭资源洁净燃烧技术。认真做好山区沼气工程规划建设,结合“五江二溪”环保整治,搞好江河流域畜牧养殖污染治理沼气工程规划和建设。组织实施15个以县为单元的国家级“农村小型公益设施能源项目”,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加快沼气工程建设力度,到2005年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700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2000处,户用小型沼气池14万口。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纲要》(2001—2010年),全面改善和提高全省山区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搞好全省207个扶贫开发重点行政村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巩固和提高老区“五通”工程成果,集中力量解决贫困地区乡镇公路和人畜饮水工程,使全省50%以上行政村所在地能喝上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安全饮用水。巩固“村村通”广播电视的成果,继续完善已通电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
  (二)加快产业调整与转移,延伸产业链
  5、加快产业调整与转移。认真贯彻落实2002年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把山区经济发展列为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之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按照省政府发布的产业升级指导意见、产业导向和政策,支持山区的产业升级,扶持一批能成为新增长点的产业和产品;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积极引导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山区转移,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与山区企业开展产业协作和工贸合作;三是以培育产业链带动山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龙头项目带动产业链和产业群的形成。
  6、加快山区工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以市场为导向,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山区传统工业,优化工业结构,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重点改造提升机电、森工造纸、纺织化纤、冶金、建材等产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群。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