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返乡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好农村“非典”防治工作。做好流动人口和返乡人员的“非典”防治工作,是控制“非典”疫情向农村传入和蔓延的关键。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云南省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方案》和《云南省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关于加强入滇人员和流动人口管理的紧急通知》精神,实行群防、群控、群治。加强城郊结合部、车站等流动人口密集区域的管理,实行卫生防疫部门巡查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督促使用部门和单位对农民工实行身体健康状况登记制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实行以自然村(社)为单位的村(社)长负责制,进行造册登记,切实掌握农民及外出人员健康情况,对于返乡者,应立即报告卫生部门跟踪随访。发现可疑病例,不得缓报、瞒报、漏报。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对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非典”患者实行免费治疗的政策。
四、继续做好各级各类学校“非典”防治工作,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学校公共场所要坚持每天消毒,保持良好卫生环境。放暑假前,继续对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阻止校外人员到学校活动和探访。继续对学生进行健康监测。认真落实《云南省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期间“非典”防治工作方案》,确保今年高考工作顺利进行。重视做好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卫生工作,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户外活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学生放假和收假返校时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
五、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树立文明、卫生、科学新风。搞好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不留死角。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坚决制止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乱扔纸屑和果皮等不文明行为。搞好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切实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组织发动群众清扫房前屋后人畜粪便,引导农民养成卫生习惯,提高农村卫生水平。我省属传染病易发地区,夏季发生传染病的威胁较大。各级、各部门在防治“非典”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防治夏季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要抓好鼠疫、霍乱、疟疾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各地要加强监测,掌握动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把各种传染病遏制在萌芽状态,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六、既要保持对“非典”的高度警惕,又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及公共聚集场所应继续做好消毒工作,达到通风及卫生要求,并对群众开放。旅行社可以组织省内旅游和没有发生疫情的国内外旅游,但不组织“农家乐”旅游。适时开放疫情得到控制的国内外地区的团队旅游,具体国家和地区由省旅游局向省防治“非典”指挥部报批。旅行社要随时掌握游客健康状况,发现可疑症状及时报告并就地送治。对国内外来滇的人员,在做好健康监测的同时,要热情接待,并做好防治非典的医疗服务,对符合健康要求的不要隔离,更不要阻拦其进入。各部门、各单位要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省内各种会议和出差正常进行,本着精简会议、提高效率的原则,能不开的会议不开,必须开的会议尽量以电视电话会的形式召开,并严格控制参会人数。到省外出差,要注意加强自身保护。可以承接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和展览,在制定会务方案的同时,周密制定防治“非典”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