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四、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五、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一、二、三条或二、三、四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第一条第(一)项、第二、四条及以上,或第一条第(二)项、第二、三、四条或第一条第(二)项、第二、四、五条。
鉴别诊断: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个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一、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充分休息,减轻压力,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最好不吸烟;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定期进行身体段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着凉。
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德。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或纸巾掩口鼻,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餐具、毛巾和盥洗用具;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揉眼和清洁鼻腔;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和大声说话。
三、家居和工作场所经常通风换气,尽可能打开门窗,开启排气扇、风扇,促进空气流通。注意家居环境卫生,勤打扫,勤晒衣物被褥,保持家庭环境整洁通风。
四、保持家里空调设备良好运行,经常清洗空调隔尘网,使用空调要注意定期开门窗换气。
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不到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旅行、探亲。
六、尽量避免到医院探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如一定要探视,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七、出现高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戴上口罩,尽早到正规医院求医。非典型肺炎不但可防,及时就医也完全可以医治,切莫讳疾忌医。
八、有需要时可打电话咨询医疗机构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
家庭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一、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减轻压力,互励共勉,增强防病信心。
二、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户外新鲜空气;家庭成员互相提醒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着凉。
三、家居经常通风换气,尽可能打开门窗,开启排气扇、风扇,促进空气流通。搞好家居环境卫生,勤打扫,勤晒衣物被褥,保持家庭环境整洁通风。家庭使用的空调机要经常清洗隔尘网。
四、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或纸巾掩口鼻;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餐具、毛巾和盥洗用具;勤洗手,一回家马上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口和鼻腔。尽量不在家居内吸烟。
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要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疫情流行期间,避免到通风条件不良的公共场所进行家庭聚会,避免举行大型家庭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