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0。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 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02<93%。
3.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吸氧5升/分条件下Sa02<90%或氧合指数<200mmHg,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无改善,或不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应该及时考虑进行有创的正压通气治疗。
4.一旦出现休克或MODS,应及时作相应的处理。如果处理有困难或条件不足,应及时请有关专家会诊。
二、非典型肺炎出院诊断参考标准
同时具备下例三个条件:
1.未用退热药物,体温正常7天以上;
2.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附件3: 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指南(试行)
由于非典型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结合前阶段的防治经验,特制定本指南。
1.基本要求
1.1 全体医护人要提高认识,特别是急诊、门诊工作人员,要掌握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1.2 医院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病人诊室,诊室应通风良好。
1.3 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留观室,专门留观室须与其他留观室隔离。无特殊原因,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应转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定点医院专门病房由感染(传染)科、呼吸科和ICU医护人员组成的联合救治小组管理。
1.4 医院要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要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1.5 综合做好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措施,医务人员要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6 其他普通病区要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2.非典型肺炎病区管理
2.1 非典型肺炎病人必须收治在专门病区,基本要求是: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
(2)专门病区内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
(3)医护人员办公室应通风良好,与病房分隔无交叉,并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
(4)疑似病人与确诊病人要收入不同的病房;
(5)进入病区应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
(6)病区出入口应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2.2 住院病人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离开病区。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尽可能分别隔离。
2.3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如病人危重等情况,确需非探视不可,探视者必须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3.病区的消毒隔离
3.1 空气消毒
3.1.1 非典型肺炎病房的空气消毒处理
需要定期消毒的有隔离病房、放射科机房、病区值班室、更衣室、配餐室、病人电梯间、门诊候诊室、病区走廊等。
病房有人的情况下:
①强调病房的通风,特别是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排气扇)。
②可用乳酸加热熏蒸消毒,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按下表用量将乳酸溶于适量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
附表: 以净高为3m计算,面积大小不同的房间所用乳酸量
┌──────┬──┬──┬──┬──┬──┬──┬──┬──┬──┬──┐
│面积(平方米)│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 100│
├──────┼──┼──┼──┼──┼──┼──┼──┼──┼──┼──┤
│乳酸用量(m1)│ 2 │ 4 │ 6 │ 8 │10 │12 │14 │16 │18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