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我省目前存在的重项目申请、轻项目管理的现象,各地区、各部门应认真落实我方政府所做出的各项承诺,确保内配资金、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和管理费用的落实,严格履行中外双方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各项条款。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制,自2003年起实施项目管理领导责任制,各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将项目主任、项目办负责人报省争取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项目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项目执行中出现重大失误,要追究项目实施管理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实施项目管理目标考核责任制,项目实施管理部门应对项目的管理、监督、评估和可持续发展指定专人负责,省外经贸厅会同项目管理部门在年终进行考核;实施项目管理情况通报制度,总结项目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项目执行部门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省外经贸厅报告项目执行情况,省外经贸厅汇总后每半年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国家有关部委、国外援助机构和各相关部门通报,对执行的好的项目单位和部门予以表扬,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争创项目品牌,达到以项目引项目的目的。
五、培养人才,提高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
针对我省争取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工作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省外经贸厅要做好争取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知识普及和业务培训工作,各部门、各地区要充分利用无偿援助项目提供的各类培训班、研讨会,赴境内外学习考察的机会,组织各级干部和项目专业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开阔视野,提高业务技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国内外项目专家的积极性,努力为专家们创造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六、加强协作,发挥优势,完善项目信息交流机制
争取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部门多。因此,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密切协作,强化沟通和联系,防止多头对外和项目管理中信息不畅、统计疏漏、资源浪费等问题。要积极发挥教育、卫生、科技、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扶贫、妇联等部门信息和资源优势及各类非政府机构项目渠道方面的优势,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每年由协调小组组织召开全省接受国际多双边援助工作协调会,扩大援助项目的受益面,增强项目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