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广开就业门路,改善创业环境,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引导群众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七、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3)坚持“三个文明”一齐抓。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使我省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4)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加强立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认真推进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