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制定标准时,应同步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
4.在制定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时,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以相应的国际标准为基础,与相关标准相协调。
5.已转化为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各有关单位应采取措施,贯彻实施。
6.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应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要把采用国际标准作为引进技术、引进设备的重要内容,优先引进有利于使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设备及相关的技术文件;全套引进生产线的,应达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
(三)总体目标
建立起以国际标准为基础,适应天津经济发展的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为实现本市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信息资源。
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整体推进我市信息、新能源、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产业采用国际标准工作。我市主要工业产品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到2010年,使我市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一批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形成一批国家和本市的名牌产品,使我市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
发展农业外向型经济,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本市主要食品、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达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要求,扩大农产品出口。
推动传统和新兴服务业采用国际标准工作,铁路、公路、海运、港口、民航、邮电、商业、旅游、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地产和信息咨询等都要建立健全服务质量体系,大力采用国际标准,实现服务质量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国际化,使服务质量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三、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主要任务
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趋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新一轮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实现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竞争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电子信息产业要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重点在通信设备、软件及系统集成、亚微米深亚微米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网络产品及计算机外部设备、新一代视听产品等领域全面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大幅度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和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总体质量水平力争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