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目标是:
——种植业产品:重点推进蔬菜、枸杞、西甜瓜、水稻、小麦、马铃薯、小杂粮、水果等农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到2005年,初步控制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污染,基本解决农业自身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全区重点市县50%以上的种植业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蔬菜、枸杞、马铃薯、西甜瓜、大米、小杂粮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在国内外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畜产品:重点推进羊肉、牛肉、猪肉、禽蛋、牛奶等产品的无公害化生产。到2003年底,使多数市县屠宰检疫率达到100%,猪肉、牛肉、羊肉、禽蛋和生鲜牛乳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70%以上。到2005年,基本解决畜禽产品生产过程中违禁使用添加剂和激素问题,全区多数市县猪肉、牛肉、羊肉、禽蛋和生鲜牛乳等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100%,主要畜禽产品的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85%以上。
——水产品:以鲤、草、鲢、鳙、卿、鲂、罗非鱼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区渔业的资源优势,建设规模化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到2005年,全区主产区75%以上的主要水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90%以上的鲤、草、鲢、鳙鱼等常规水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基本解决渔药、有害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及水产品的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扩大我区渔业的外向型生产格局。
——初加工品:以脱水蔬菜、灭菌奶、枸杞制品、大米、小麦粉等农产品初加工品为重点,选用无公害农产品原料,推行加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系列标准(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系列标准)认证和管理工作。加大生产过程监督检验力度。到2005年,使上述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到2007年,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控,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安全质量状况明显改善,主导、优势、特色农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全部按标准组织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接近并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率先在全国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化。银川、吴忠、石嘴山、固原等4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工作重点是;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