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市、区)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

  9.要面向市场,根据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要围绕当地支柱产业、主导行业、基础产业和特色经济,建设骨干示范性专业。每所职业教育中心应建设4个以上稳定的骨干示范性专业,其中至少有一个涉农专业。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中心的专业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专业设置的重复。
  10.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根据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实验室建设,努力实现训练学生手段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自有实习基地要建出特色。同时要加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职业教育中心的实习基地也应成为当地中小学学生学工、学农和劳动教育的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更加有效地发挥实验实习基地的多功能作用,促进区域内农、科、教的有机结合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统筹。
  11.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中心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密切结合,把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培养密切结合,努力实现教、学、做合一。加强职业教育中心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要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学分制的课程模式和综合化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要根据农村生产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当地产业特色和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和远程教育,逐步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通用教材的编写和选定。要把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有机结合,及时将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纳入教学内容,适应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
  13.职业教育中心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实施“上挂、横联、下辐射”。上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实行结对帮扶,帮助职业教育中心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教学方法、高水平师资和科研项目,搞好专业设置和学校发展规划的论证,指导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有计划地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知识培训,指导职业教育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横联各有关行业、企业和部门,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部门的合作与结合;向下辐射到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初中及农产,实行帮扶办学和生产指导。职业教育中心可以在具备条件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试办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班,方便农民和农民子女就地就近入学。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