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好健康人群的安全防护工作。组织和协助居民家庭搞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自我预防,按照规定定期对各类公共和公用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督促居民坚持自测体温,向农村居民配发体温计,劝导居民尽量减少外出;可以根据居民的要求,通过劝阻方式减少外来人员进入社区;定期对居民和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可以设置红外线体温测量仪。
3.做好疫情监测和上报工作。随时掌握社区内疫情动态,发现发烧病人立即向上级组织或医疗卫生部门报告,动员居民协助疫情监察并及时报告疫情。
4.做好隔离人员、隔离场所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组建专门队伍对分散隔离观察人员进行定期监查,并建立台帐制度;依法阻止隔离观察人员外出;通过电话等形式对隔离观察人员的自我防护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可以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帮助隔离观察人员调整心态,消除恐慌;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对隔离观察人员家庭生活垃圾消毒后进行处理。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隔离场所的管理和保障工作。
5.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公共场所、居民楼院、下水道定期消毒;关闭通风条件不好,容易发生传染的场所;监督、检查社区内社会单位的公共卫生清洁工作。
6.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群众情绪,维护好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公安、城管、联防等部门加强治安管理,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人民内部矛盾,防止矛盾激化;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阻止谣言传播和各种敌对势力借机滋事。
7.协助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其他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
三、社区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的动员和组织机制
1.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防控工作领导机制。按照属地原则,社区党组织在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中承担领导责任,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辖区内各个单位、各种组织,通过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信息收集、反馈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等,集中调配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社区资源。社区单位既要完成好上级部门下达的防控非典型肺炎任务,又必须主动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并接受社区的协调和监督。
2.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防控工作民主自治机制。在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中,对于社区采取的各项措施,如公共场所的消毒、外来人员的管理、隔离观察人员的监控、社会治安的防范等,要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调动群众防控非典型肺炎的主动性,增强自觉性。培育“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社区理念,引导居民相互关爱,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3.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的社区卫生资源整合机制。社区内所有医疗资源统一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协调和组织。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职责,并建立当日报告、汇总制度,形成医疗监控网络,使医疗监控覆盖整个社区。社区单位医疗机构要自觉服从社区的协调和组织,主动配合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