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3年省政府重点抓好的十件大事和十项工程的通知

  (一)工作目标
  扩大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今年全省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增长30%以上,本专科招生增长30%左右,成人高等教育增长2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努力实现我省高等教育更大办学规模、更优体系结构、更高质量水平、更好办学效益的要求,逐步形成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二)主要措施
  1.大力推进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整合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推进多元化办学,继续支持地方政府兴办高校,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学校。加快广州大学城建设。积极稳步发展国有民办本科二级学院。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2.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以“促强、帮大、扶优、立特”为原则,以明确定位为前提,以办出特色为关键,分层次建设高等学校,提升我省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搞好高校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推动高校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科研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新一轮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3.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资金的新机制。调整高校收费标准。改革财政拨款制度,根据学校在校生数核定高校财政拨款额度(不含基建投资专款)。鼓励吸收民间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建设。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千百十人才工程”,遴选新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列入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特聘教授”招聘渠道。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此项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实施,分工由李鸿忠常务副省长、宋海副省长主抓。
  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一)工作目标
  按照建设与经济强省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目标,大力弘扬和培育广东精神,全面提升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广东的文化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二)主要措施
  1.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对建设文化大省作出具体部署。研究制定《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纲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文化大省若干文化经济政策》,把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任务具体化。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认真贯彻中办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着力培育面向市场的竞争性主体,推动文化特别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促进文艺院团改革。建立优化配置文化资源的市场机制,培育文化市场。
  4.努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社科理论和文艺队伍建设,逐步培养一批有全国影响的学术尖子、名作家和艺术大师。着手建设一批一流的现代化文化设施,着力创造一批优秀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实施文化下乡工程,活跃群众文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解决当前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业。促进信息产业和传媒产业融合。加快推进集团化建设,推动产业联合和地区联合,整合文化资源,提高集约化水平。积极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建设一批体现岭南风格与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县、名镇。
  6.建设一批先进文化设施,形成覆盖全省、布局合理的文化设施体系。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广东科学中心。抓好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省立中山图书馆改造等重点工程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山区文化议案”项目使用、维护的管理,重点扶持粤东、粤西两翼落后地区,加强当地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站)和基层剧团排练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筹备全省图书馆、博物馆两个联合协作网。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所需经费和设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