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文区
包括红河州、文山州。该区是我国锡矿的主要产区,除锡外,尚有锌、银、铟矿等主要资源,也是我省“十五”矿业规划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十五”期间要继续加强个旧锡业基地的建设,把锡的开采总量控制在2.4万吨金属量左右,在巩固锡生产和出口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带动马关都龙、蒙自白牛厂两个大型有色及贵金属矿区的开发,成为我省滇东南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开发基地。鼓励继续扩大金平——元阳等4个分布区金、铜、镍、锰的开发。搞好开远——弥勒煤矿的开发,确保“西电东送”项目的开远火电厂用煤需要;限制西畴锑矿、文山——麻栗坡钨矿等3个分布区锑、钨的开采总量;暂不建立西畴铝土矿新矿山。
(4)昭曲区
包括昭通市、曲靖市。该区是我省煤炭资源的主要集中区和生产区,也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主要矿产是煤、煤层气、铅、锌。作为我省矿业规划建设的重点地区,“十五”安排了4个重点项目,即1个大型有色金属基地,3个能源矿产工程。会泽铅锌矿最近在深部找矿有重大突破,铅锌平均品位高达30%以上并伴生有锗,是世界同级规模矿床中罕见的富矿床,应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形成年采选冶锌15.5万吨和锗系列产品15吨的生产能力,并带动巧家——鲁甸银铅锌矿等4个分布区的开发,建成滇东北锌、铅、锗有色金属基地。调整该区煤炭生产结构,压缩部分小煤窑数量及产量,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大型煤炭产区,重点是做好恩洪清水沟矿井及配套选煤厂、富源老厂白龙山矿井和滇东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等3项能源矿产工程的开发建设,保证“西电东送”工程中宣威电厂、曲靖电厂、滇东电厂3个大型火力发电厂的燃煤需要;限制富源——罗平等2个分布区锑、萤石、硫铁矿、重晶石的开采总量。
(5)大楚区
包括大理州及楚雄州西部。该区的特色矿产主要是铂族和建材非金属资源。依托大理作为滇西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的优势,大力开发稀贵金属矿产及建材产品,力争“十一五”建成我国第2个铂族金属生产基地和具有特色的非金属矿业基地。近期主要抓好列入国家计委高新技术项目的弥渡金宝山铂族矿产开发试验研究工作;鼓励祥云金厂箐等3个分布区金、铜、锰的开发;限制云龙——泸水等2个分布区锡、钨、锑的开采总量;禁止开采南华砷矿和姚安——牟定蓝石棉矿。
(6)保潞区
包括保山市、德宏州。该区的特色矿产是硅灰石、硅藻土及地热。“十五”重点是搞好非金属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巩固提高锡,加快地热及其他矿产的开发,争取2010年前使地热、非金属、稀有金属矿产的开发成为本区的一大特色产业;限制腾冲——梁河地区锡的开采总量。
(7)思临区
包括思茅地区、临沧地区。该区是我国澜沧江中南段重要的铜、银多金属矿勘查开发区。主要矿产有铅、锌、铜、锗、金等资源。“十五”矿业建设的重点是抓好澜沧铅矿的建设,力争2005年建成年产电锌1万吨的试验工厂。同时鼓励扩大镇沅金矿、墨江金矿、临沧锗矿及江城勐野井固体钾盐矿的开发规模。加快思茅——景谷铜多金属矿及墨江——元江镍矿的勘查、开发;限制墨江——元江等2个分布区石棉的开采总量。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重要的矿业中心。
(三)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1.新建矿山的准入条件
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公布的鼓励、限制、禁止开采的矿种目录,严格审批矿产资源开采项目。进一步严格对新建矿山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监督矿山企业按批准的方案开采矿产资源,保证矿产资源有效利用。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未经科学论证和有审批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2.合理集约利用矿产资源
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的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严格执行关于矿山建设最低开采规模的规定,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掠夺式开采。
对目前尚不能经济地开发利用的低品位、难选冶矿床,要有效保护,不得进行破坏性开采。特别是磷矿要提倡贫富兼采,优质优用,适当控制原矿的出口量。
(四)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矿山最低开采规模
根据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综合考虑长远发展,推进我省矿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出第一批35种主要矿产矿山建设最低开采规模指标,作为审批新建矿山的依据。
2.优化矿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矿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和高浓度磷复肥等精细产品,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努力提高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引进国内外一流技术、设备,提升我省采、选、冶、加工水平;重视拓展非金属、稀贵金属和能源矿产的应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