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6.1万人,再就业率为61%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实现“两个确保”,落实“三条保障线”,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到去年底,全省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223.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249.5万人;医疗和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230万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扶贫开发工作继续加强,基本实现年初制定的解决温饱贫困人口和“造福工程”搬迁人口的目标。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6.89万人,新增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莆田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及两所本科二级学院,高中阶段招生扩大到34.2万人。高校扩招、普通高中扩招、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国债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人口增长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8‰,控制在8‰以内。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更加繁荣,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09%和97.62%。全民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取得新的成绩,在第十四届亚运会上,我省体育健儿获得8金3银3铜的较好成绩。省属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是历年来投资力度最大、项目最多的一年。省博物馆、省体育馆、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已建成投入使用。福州地区大学城、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福建农林大学合并迁建、省立医院改扩建、省广播电视中心、福建大剧院、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外科病房楼等重点工程全面启动。“一控双达标”成果进一步巩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主要江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医院污水及医疗废弃物治理、沿海防护林、流域中上游生态林保护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达到功能区标准,列入国家水土保持治理规划的重点项目基本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公顷。完成1000公顷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滑坡泥石流面积830公顷。此外,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整治、“餐桌污染”治理工作继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省等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竞争力还不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经济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除;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比较缓慢,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需要加大力度;局部生态环境问题仍较突出等等。对这些问题,应在200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决议,动员全省人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7%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亿美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可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和4—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扎实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