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闽政文[2003]69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已于2003年1月13日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福建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3年计划总体安排》下达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并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检查,以确保2003年年度计划的顺利完成。有关专项计划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另行下达。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00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福建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03年计划总体安排
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按照省第七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着力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推进发展,全省上下形成了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气势和氛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最明显的一年。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据统计,全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681.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5%,比8.5%的预期目标高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7%、14.2%和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510万元,比上年增长9.7%。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基本持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3%、44.8%和39.9%调整为14.2%、46.1%和39.7%。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粮食产量763.23万吨,调减54.05万吨。优质水稻种植比重和优质品率有较大幅度提高,非粮食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粮经比例由上年的63.6:36.4调整为61.3:38.7。水产品和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58.72万吨和217.04万吨,分别增长3.0%和5.7%。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推进,形成了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82.55亿元,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1%,其中,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3%。全省发电量增长19.4%,用电量增长13.1%。工业经济效益较快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1.08,比上年提高14.87个百分点。
服务业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运输邮电仓储、批发零售和餐饮业较快增长。沿海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23.2%和29.8%,为近年来较高增长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424.39亿元,增长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