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市场信息工作。在实施农村信息体系建设及信息入乡进户工程中,要把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信息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者提供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标准、品牌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执法监督工作。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对查出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要依法及时处理,严厉打击各类损害农产品安全和假冒无公害农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重点环节的监管
为了对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必须大力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保护。各级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当地政府应适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措施,保证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符合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已建立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周围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有污染的项目。需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必须进行环境评价,并确认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不产生任何影响。
(二)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要按照新修订的《
农药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要依法加强对种子(种畜禽)、农药、兽药、鱼药、化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经营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尽快淘汰高残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品种,严格执行已公布的停产、禁用和限用的品种目录和范围。
(三)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卫生安全管理。要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科学用肥,安全用药,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要加快推广先进的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品种,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复混专用肥。健全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体系,加强动植物的检疫和防疫工作。加快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加大对动植物疫情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