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在兵团高校设立博士授予点,增设硕士授予点,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科研工作站,并抓住国家重点扶持石河子大学建设的机遇,促进兵团高校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兵团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积极争取出国培训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从2003年起,每年选派7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国外相关机构培训或留学深造。积极争取国家和有关省市的支持,从2003年起,每年选送10名左右师局级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挂职锻炼,选送10名左右团处级干部、10名左右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到内地发达省市挂职锻炼。实施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进一步加强专家的选拔、管理及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努力改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选派到兵团工作的援疆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以兵团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为主要依托,建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尤其要抓紧抓好工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从2003年起,每年培训紧缺人才1000人。充分发挥石河子大学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基地、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人才“孵化器”功能,加快培养复合型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新产品研发人才。充分利用国家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的政策措施,继续拓宽培训渠道,着力培养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急需的人才。
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调整兵团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其适应兵团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兵团南北疆两个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的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加大民、汉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力度。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将实用技术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在团场全面开展农工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提高职工科技致富的本领,培养一批扎根团场的农工科技骨干队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深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竞赛活动,培养一支技术精湛、数量充足的高级技术工人队伍。
三、加快建立人才开发的有效机制
按照《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新兵党发[2000]29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兵团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及团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建立起符合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创业、鼓励创新和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尽其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进一步完善兵团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市场主体到位,逐步建立起配置人才的市场机制。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改革人才市场管理体制,规范人才市场的管理,提高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