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菜篮子”产业结构调整。以实施良种工程为突破口,搞好“菜篮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引进,重点开展农作物育种攻关研究,加快地方名、特、优、新、稀水产资源开发,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快“菜篮子”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促进“菜篮子”产品的商品率和优质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力开发和引进“菜篮子”产品储运、保鲜、包装、精深加工技术,大幅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保持重庆传统加工、出口农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加工业和出口创汇产品,抢占国际国内市场。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菜篮子”产业结构调整。
三、积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新阶段的“菜篮子”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抓好新阶段“菜篮子”工作,尤其是“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保证“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和长期稳定供给作为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目标,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和结构调整,研究制订今后一个时期的“菜篮子”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要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菜篮子”工作的局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卫生安全意识,形成社会各方整体推进“菜篮子”工作的合力。
(二)加大对“菜篮子”的执法工作力度。要尽快制订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有关“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相关执法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切实规范“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行为。
(三)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要大力实施我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落实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菜篮子”产品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要加大对“菜篮子”产业生产、流通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扶持力度,拓宽“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菜篮子”工程建设中来,集全社会之力建设好我市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