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税、科教、文化、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旅游、交通、测绘等部门要分别做好银行卡集中应用,财政业务,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学校教育网、校园网、远程教育,电子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远程医疗,养老保险管理、劳动力市场网站,低保网,旅游信息网,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空间地理信息等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其他各单位要重点抓好信息技术在本部门、本行业的具体应用。
二、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省经贸委要研究制定全省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分类分层次协调指导,要认真抓好企业信息化的综合示范工作,在抓好百户示范企业的基础上逐步向大中型企业扩展;会同省信息办继续抓好西安制药厂、西飞公司、彩虹集团、省人民医院等重点企业和单位的信息化试点工作。省科技厅要抓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省经贸委、信息产业厅和科技厅要提出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健全并逐步完善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体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要加强农业信息网络中心、11个市(区)分中心的建设,以杨凌示范区为基地,建立从省到市县到乡村的市场和农业企业信息网,建立农业资源数据库。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商场、宾馆等传统服务业的服务方式,加大电子货币的应用程度,积极开展网上交易服务。省国密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全省电子商务安全认证、密钥管理的具体意见。
三、推动以“西安信息港”为中心的区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要重点抓好“西安信息港”和“杨凌信息港”示范工程。“西安信息港工程”要尽快进入分步实施阶段。各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市驻地县区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的拟制、论证和下步的实施工作。城市信息化要抓好以为民便民服务为目标的社区信息化工作,切实落实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咸阳市秦都区的社区信息化试点。公安交通系统要抓好试点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建设系统要抓好智能化小区建设的示范工程。
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信息产业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按照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思路,加快“电子信息装备基地”的建设和“陕西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组建,壮大民营电子信息企业。贯彻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重点支持我省软件产业创名牌、上规模、出效益,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促进软件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培育形成更多的软件骨干企业;以“西安软件园工程”为平台,加快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和成熟软件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为建立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和软件加工出口基地创造条件。要加快培育信息咨询服务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基本电信、增值电信、网络托管、互联网信息、广播电视等服务业。大力发展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CP),扩展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