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目标
对内开放目标:到2005年,省内开放环境明显优化,服务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省外在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和地方税收增长高于当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税收增长速度;合作项目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合资合作企业和省外在滇独资企业实现产值、税收等指标年均增长不低于10%,建成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省外在滇投资企业;云南产品在省外的市场占有率、劳务输出比“九五”有较大增长;科技合作、教育合作、卫生合作等得到较大发展。
对外贸易目标:到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超过25亿美元,其中出口15亿美元,进口10亿美元,进出口增速略高于全省GDP增速,年均增长8%左右。
利用外资目标:“十五”期间协议利用外资金额达到3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28.8亿美元,实际使用13.96亿美元,年均增长15%。国外贷款签约7.5亿美元,实际使用7亿美元。
境外投资目标:以周边和东南亚为重点,结合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有步骤、有选择地推动和支持有实力、有产品、有技术的企业拓展境外投资,促进生产能力的转移,带动设备、技术出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境外投资达到2500万美元。
三、主要任务
按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的要求,以政府引导、企业自主为前提,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开发区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一)继续扩大对内开放,加强省内外经济技术合作。
坚持经济与社会并举、政府间与民间合作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搞活流通,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扩大以西南六省区七方合作为基础,以滇沪、滇粤和省院、省校合作为重点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推进与西部各省区的经济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内市场。充分利用我省地区协作优势,把搞好营销、开拓市场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导省内企业不断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市场开拓战略,在营销方式上多下功夫,努力扩大云南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鼓励、支持和帮助在技术、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具有向外拓展潜力的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国、跨地区的资产重组,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综合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变传统观念,把扩大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地区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来抓,积极动员、组织和推荐劳务到国外、省外创业致富。
充分发挥气候、资源、区位三大比较优势,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来滇投资兴业;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多方面、多形式、多层次引进适用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开发特色产品,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共建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及商标等无形资产,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产品和管理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大胆引进紧缺的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有市场开拓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