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境外投资存在着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缺乏对当地的市场、经营、法律等投资必要条件的调查研究,盲目进入,造成经济效益差,难以生存;项目规模小,投资、经营分散,处于单干状况,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境外投资管理不顺、多头管理、底数不清,国有资产时有流失,部分企业还利用政府信誉对外举债,造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隐患。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各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密切,国际贸易与投资将得到更大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不断扩大,发达国家提供的援助性资金会继续下降,国际商业资金相对宽松。国际贸易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国际市场上重要农产品及资源性商品相对过剩,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贸易磨擦加剧,对我国实行反倾销国家增多,并不断利用“绿色壁垒”设置出口障碍,加大了出口的难度。我国加入WTO后,对我省一些传统工业产业的发展及利用外资造成不利影响。各国为发展本国经济都极力吸引国外资金,亚洲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都采取调整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加大了吸引外资力度,国际金融资本竞争加剧。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货币稳定、市场潜力大,这都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外商来华投资的限制逐步减少,特别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将促使外国投资者加快进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已积累了一定的利用外资工作经验,投资环境有明显改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商品结构矛盾的日益突出,也对“十五 ”期间利用内外资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指导思想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紧靠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三大战略目标”和五大支柱产业,“调整结构、扩大规模、拓宽领域、改善环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狠抓落实”,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以继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重点,以狠抓现有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基础,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加强区域合作,努力扩大出口,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稳步推进境外投资,使我省的对内、对外开放上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