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领域及方式有所扩大,利用国外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我省外商投资直接进入了金融、商业、旅行社、矿业开发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外商投资模式,开辟了向外商转让经营权、成立外商参股的投资公司的新方式,拓宽了对外融资渠道。国外贷款投向城市建设及环保、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1.13%、13.52%和22.08%。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33亿美元,比“八五”增长28.6%。其中:国外贷款6.35亿美元,增长60.1%;外商直接投资6.98亿美元,增长9.45%。共批准借用国外贷款项目29项,贷款额8.39亿美元,签约8.13亿美元,增长17%;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43项,合同外资金额14.4亿美元,增长6.2%。
4.境外投资开始起步
境外投资还处于初始阶段,主要以加工贸易和生产性项目为主,涉及医药、建材、机电、轻纺等行业。“九五”期间经批准的境外投资项目38项,中方投资1500万美元,其中以技术、设备、材料作为投资约950万美元,占中方投资额的60%以上,对我省设备、材料出口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对内合作中仍存在“重国营、轻民营”、“重引进、轻消化”、“重签约、轻履约”、“重生产、轻流通”的倾向。社会合作滞后于经济合作,欠发达地区滞后于发达地区,民间合作滞后于政府合作,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目前经济合作项目中的中小项目比重过大,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还不理想。
二是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外贸体制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分散风险;支柱商品单一,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商品比重小;边境贸易和一般贸易比重大,加工贸易比重小;国有企业比重大,外资、乡镇和私营企业比重小;外经贸体制改革滞后,外贸管理体制中行政审批成分多,外贸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起步晚,进展迟缓;外贸与生产和科研的结合不够,对国际市场的适应力不强,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缓慢。
三是在利用外资工作中思想不解放、缺乏创新和开拓意识。思想保守、怕吃亏、搞行业垄断,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不愿利用外资,差的又用不上;“等、靠、要”的意识严重,企业对利用外资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已签协议、合同的项目,跟踪抓落实、抓资金到位的工作力度不够;项目前期工作薄弱,缺少具有吸引力和对全省经济发展有影响的重大项目,难以符合外商要求和国外贷款的条件;借用国外贷款的还贷意识不强,个别项目出现外债偿还困难,致使国家扣省财政预算,加重了省财政的负担,也影响我省争取新贷款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