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九五”期间,我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对内、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1.对内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认真贯彻“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成效”的对内开放总思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制定了一系列内容全面、操作性强,旨在提供优质服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了政府间合作力度,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区域合作,滇沪、滇粤为重点的东西部合作得到了巩固发展,省院、省院、省部合作迅速展开,“西西合作”全面启动,“中中外”合作势头良好,合作形式、内容不断丰富,质量逐步提高,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实施各类合作项目5240项,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30亿元,分别完成计划的104.8%和309.5%;交流培训人才、劳务输出共31550人次,省外在滇企业总资产已达500亿元,帮助50户企业加入省内外大集团的任务基本完成。
基本实现了《上海-云南对口帮扶与经济协作“九五”计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上海在我省共实施对口帮扶项目956项,无偿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8亿元,帮助培训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完成了红河、文山、思茅三地州及其所属22个贫困县1-2个帮扶开发项目的任务。全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共投入资金520多万元,建成7个援建项目,完成了国务院安排的阶段性任务。
2.对外贸易渠道进一步拓宽
认真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全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86.48亿美元,其中:出口55.13亿美元,进口31.53亿美元,分别比“八五”增长29.5%、35.7%和19.8%。贸易伙伴108个国家和地区,比“八五”增加48个;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由“八五”的76家发展到390家,遍及30个行业;地、州、市的进出口由“八五”期间的刚刚起步,发展到“九五”末的占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的57.2%、56.2%和46%,成为我省外贸的生力军。
“九五”末,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到18.7%,出口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提高到81.3%。基本完成了出口商品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3.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利用外资方式日趋多样化
狠抓投资软硬环境建设,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一是以交通、通信、能源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为扩大利用外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先后制定和颁布了《
云南省外商投资条例》、《云南省外商投资勘查采矿产资源条例》等法规,全面规范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三是实行“一站式”审批和直接登记制,提高了办事和服务效率,建立了完整的外商投诉网络;四是建立全省招商项目库,规范了招商引资项目发布渠道,采用最新科技手段,实施了网上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