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健全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组织。积极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充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对下岗失业待业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
4、建立健全社区服务机构。在大中小城市中,90%的街道应建有社区服务中心,85%以上的社区应建有服务站,形成市、区、街、居四个层次的服务体系。
5、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市,实现市、区、街、社区服务中心(站)的电话或电脑联网,建立社区求助呼叫系统,基本实现社区服务系列化、信息网络化。
6、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城镇按5%的人口比例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探索社区志愿者义务服务与民办非企业单位专业化服务、市场产业化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模式。
(三)社区卫生
1、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努力实现社区疾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消费需求,使每个社区居民都能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主要山全科医师、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及有关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加强对卫生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在职培训,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3、加强社区卫生网络建设。要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和服务有效的卫生组织网络,以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市(企事业单位)所属综合医院、门诊部、保健站为基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
4、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机构范畴。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低廉、服务便捷的特点,切实降低群众的医疗卫生费用,使社区居民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卫生和健康问题能在社区得到解决,做到小病不出社区。
(四)社区文化教育
1、大力繁荣社区文化。加强规范化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以社区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科普、教育、体育、娱乐等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和家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区、街文化馆(站)、社区图书室、科普站、科普橱窗等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到2005年,每个社区都要建立一个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建成一定数量的科普示范社区,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到2005年,要在全省超过一半的城市进行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力争在每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建立一个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建设一批学习化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逐步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学习组织和市民学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开放型、多功能、综合型的社区学校,基本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教育需求。逐步形成社会化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协调的教育体制;逐步形成一批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大力推进社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