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税费改革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区)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龄人口的变化情况、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等多种因素,制定本地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和实施方案要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科学测算辖区内学龄人口分布和变动情况,掌握现有中小学、幼儿园(班)和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布局、师资配备和办学条件的实际资料,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为今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准备。
  (二)为适应城镇化建设和农村人口迁移的需要,逐步将中小学布点向人口密集地区和中心城镇收缩,加大城镇中小学校建设力度。
  (三)要注意搞好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的衔接,今后国家和省下达的有关教育专款和其他渠道筹措的建设经费,一般应用于规划中长期保留的学校。
  (四)新建的普通高中原则上办在城市(县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交通比较方便的中心城镇已办的高中,要继续办好。农村普通初中一般办在乡镇所在地。
  (五)原则上15—20万人口办一所普通高中,4—5万人口办一所普通初中,平原和丘陵地区规模在6个班150人以下的小学应实行联村办完小或高小,使一所小学服务区域人口逐步达到5000人以上。根据交通、安全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情况,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山区,初小和教学点仍可保留。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小学试行寄宿制。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区域服务人口标准可以放宽,调整时间可以延长。
  (六)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后的学校要办在现有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原则上不铺新摊子。要充分考虑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注重发挥名校的办学效益,扩大优质教育的规模。要统筹考虑基础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
  (七)农村初中将在“十五”期间处于学生高峰期,为了解决初中学龄人口高峰期带来的校舍和师资不足问题,各地应主要采取现有初中挖潜,扩大办学规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以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积极稳妥地做好中小学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工作
  全省各地经济、教育和人口情况差异较大,中小学布局的客观要求不尽相同。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直接影响到巩固“普九”成果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要采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一)省里制定指导性意见,对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并进行督促检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