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拓展康复内容,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康复工作体系,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领导并协调财政、卫生、民政、公安、教育、扶贫、社保、残联等各部门,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医疗站、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整合康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各级卫生部门要切实发挥其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体作用,切实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卫生部门的年度验收、评比考核,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吸收残联部门相关人员参与。教育部门在全区已设立的特殊教育机构中,要附设聋儿语言训练班,有条件的还可设立脑瘫、弱智儿童康复班。各级残联在政府领导下要加强组织管理,协调各相关部门搭建社区康复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体系。
为逐步完善全区各类残疾人康复工作技术指导网络,设立自治区康复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为全区白内障复明、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中心,安康医院为精神病防治康复指导中心,自治区残联语言训练机构为聋儿康复指导中心,自治区儿童福利院为脑瘫儿童康复指导中心,银川市育智学校为弱智儿童康复训练指导中心。各中心成立相应的专家指导组,在全区范围内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人员培训、知识普及、信息传递、康复咨询、转介服务、心理疏导、简易训练器材制作、用品用具服务等,并制定检查评估标准,推广应用新技术,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各市、县(区)要尽快建成本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并配齐康复器材和设备,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指导本地各社区为残疾人开展各项康复服务。
(二)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2001年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规划和部署社区建设工作时,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总体规划,纳入社区建设:没有建立残疾人组织的社区,今年要全部建起,并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工作。社区要组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建立康复室,配置适宜的设备,器具,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开展社区康复骨干培训,指导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做好与专业康复机构的转诊工作,将康复服务引入家庭,并建立起联系责任制。
(三)实行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和特殊帮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