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用高速路由器和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等新技术装备,大力发展以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高速宽带信息化网,初步形成融合多种业务,覆盖面广的新型互联网络。
2.积极推进地理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建成全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形成基于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系统。推进地理空间数据信息交换网络及其地理空间信息发布中心。建立和完善遥感信息获取和处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二)加快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发展
充分发挥我省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我省微电子产业带、移动通信产业带、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带、光电子产业带和软件产业带的建设,把江苏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和软件产业基地。
1.优先发展软件产业。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南京)为龙头,完善软件产业管理机制,建成配套的软件研究开发环境、软件测试环境,大力扶持软件骨干企业,加快南京徐庄软件城的建设,逐步形成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软件园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沿江软件产业带。以应用促进发展,大力发展应用软件和应用系统。积极推进嵌入式软件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数字化家电相配套的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为数控机床等传统产品和设备配套的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具有江苏特色和优势的教育软件。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软件产品出口规模,提高档次。2005年全省软件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培育10家拥有名牌和自主版权的商品化软件骨干企业。
2.微电子产业。整合省内各方面资源,提高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形成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封装产业链。抓好一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移动通信类电路、音频视频等专用芯片的研制开发,实现批量生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技术及多种封装技术,力争建立国家级集成电路(IC)设计中心。“十五”期间,建成10家国内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集成电路产品生产量占全国的30%,封装业居国内首位。
3.移动通信产业。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一步提高我省在基站、室内覆盖和补盲系统方面的生产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研发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积极开发卫星通信、地面接收系统核心部件及应用产品。
4.光电子产业。积极开发生产光纤预制棒,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从光纤原材料制备到光纤拉丝整条产业链。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有竞争力的特种光纤光缆。发展DWDM、光耦合器、光隔离器等光器件产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