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2]129号 2002年12月3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规划(2002—2005年)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渗透性和信息资源应用的广泛性,已经引发全球性的产业革命,正在推动世界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变。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当前,我省正处于为“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我省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规划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为指导,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是高速率、大容量的光纤传输网发展迅速。截止2001年底,全省长途光缆总长超过1万皮长公里,本地中继光缆达2.8万皮长公里,接入网光缆超过5000皮长公里。全省移动用户总数成为全国第三个突破1000万户的省份;电话主线普及率达33%,居全国第二位。二是信息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200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64%,销售收入增长20%,其中软件销售收入增长74%。有172家企业通过“双软”(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认证,江苏软件园列入国家重点软件产业基地。三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城市数字化加快发展。企业上网工程取得积极成效,2001年上网企业突破25万家。政府部门上网迅速增加,金融、财税、工商、海关、经贸、交通、公安、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重点应用系统工程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省市联网。支付网关、CA认证和信息化小区试点等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南京、扬州、常州、苏州等信息化试点城市已完成规划编制,一批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