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合同制有关政策说明》的通知

  医疗期是指受聘人员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期限。
  在国家未就事业单位职工医疗期作出规定之前,事业单位可以参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本单位职工的医疗期,并作为本单位聘用合同制实施方案的内容之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后实施。
  7.聘用合同的鉴证
  聘用合同鉴证是人事行政部门依法审查、证明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监督、管理、服务措施。市、区县政府人事部门是聘用合同鉴证的主管机关,按照管辖分别负责所属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鉴证工作。聘用合同鉴证工作实行自愿原则。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聘用岗位特点,经与受聘人员协商后,自主决定聘用合同鉴证的范围。聘用合同鉴证免收鉴证费。事业单位办理聘用合同鉴证手续时,应提交的材料包括:聘用合同文本一式二份;聘用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聘用人员的身份证明;鉴证部门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等。
  8.对于已签订聘用合同,但未被聘任上岗人员的安置
  对于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中已签订聘用合同,但未被聘任上岗的人员,要坚持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拓宽安置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妥善安置。
  对于未被聘任上岗的人员,单位要给予半年至一年的待岗期,并提供一次上岗机会。待岗期间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待岗期满仍未上岗的人员,单位可解除与其签订的聘用合同,并按照《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试行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发给一定的经济补偿。
  对于符合《关于北京市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中未聘人员安置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2〕57号)有关规定的未被聘任上岗人员的安置,按照该通知精神执行。
  9.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终止、解除聘用合同后养老保险关系的处理
  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终止、解除聘用合同后养老保险关系的处理,按照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实施<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中有关问题处理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养发〔2002〕117号)的规定办理。
  10.被解聘人员应获得经济补偿的条件和计算方法
  符合《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试行办法》第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由事业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因事业单位未履行聘用合同,由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应根据受聘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发给一定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为:
  经济补偿以被解聘人员在该聘用单位每工作1年,支付其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为标准(月平均工资构成,由聘用单位根据上一年统计部门工资统计项目确定);在聘用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月平均工资高于全市事业单位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