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等8个部委《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农经发〔2000〕8号)精神,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来抓。要集中力量加快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畜产品加工、畜禽良种繁育、饲料加工、批发市场等150家畜牧业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业方面重点扶持福建(光泽)圣农实业有限公司、龙岩森宝实业有限公司、南平长富集团有限公司、大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永安市昌民禽业有限公司等60家龙头企业;畜禽良种繁育方面重点扶持天马种猪场、龙岩兴欣良种猪扩繁有限公司、南平大禾种猪有限公司、连城白鸭原种场、石狮金定鸭原种场等40家种畜禽生产龙头企业;饲料加工及市场方面重点扶持闽西饲料批发交易市场、华龙饲料科技开发集团公司、龙海海新饲料集团公司、厦门银祥食品有限公司、龙岩龙马畜牧饲料有限公司等50家饲料龙头企业。以此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布局科学、竞争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群体,带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上规模、上水平。同时,要积极培育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牧业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和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户,充分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坚持科技兴牧,强化畜牧业四大支撑体系建设。
加快畜牧业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着重强化四大支撑体系建设。
1、畜禽良种体系。各级政府要集中力量抓好畜禽良种工程,省里每年将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各级政府也要落实相应的经费。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完善种畜禽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对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的七个品种(槐猪、金定鸭、莆田黑鸭、连城白鸭、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中蜂)要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场和保护区,并争取长汀河田鸡、戴云山羊等更多有特色的地方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其它优良地方畜禽品种也要建立相应的种质资源保护场。要鼓励和支持适应我省的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工作,提高良种生产和畜产品质量水平。要建立完善的冷配网点,推广细管冻精,加快畜禽良种的繁育,抓紧开展种畜禽性能测定和拍卖工作。要依法建立健全种畜禽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坚决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2、动物防疫体系。要在全省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战略,建设无规定疫病监测区、无疫区。重点建设45个未列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县(市、区)的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配备监督执法设备,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强化村级动物防疫检疫员职能,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应对外来重大疫病快速反应能力。要加大出入境动物隔离检疫场和隔离检疫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出入境动物检疫技术水平。要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要达到100%,强化动物防疫监督,严禁染疫动物及其产品流通,严防境外、省外动物疫病传入。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应急控制预案的规定,及时采取强制措施,进行预防、控制和扑灭,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