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失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畜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省畜牧业也存在经济总量较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畜产品加工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基层畜牧兽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如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省畜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我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
  二、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加快我省畜牧业的发展,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手段,体系为支撑,坚持区域化、规模化布局,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把畜牧业发展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通过努力,实现我省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提高。到200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畜产品加工比例达到20%以上,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畜产品加工比例达到35%以上,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水平。
  三、加快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调整畜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
  畜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和优质家禽,突出发展奶业”。要从过去追求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卫生转变,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努力增加名特优新畜产品,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优质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
  各地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培育1-2个优势畜禽主导产品,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畜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对现已形成的福清、新罗肉猪,莆田禽苗,南平奶业,光泽、永安肉鸡,长汀河田鸡,大田肉兔,沙县鸭业,连城白鸭,闽南黄牛等区域特色产业,要继续做强做大,使之成为我省畜禽产品优势产业带。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要发挥科技、人才、资金和市场优势,加快集约型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山区要利用劳力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畜禽和生态养殖,提高加工能力和产业化水平,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应以粮食转化和耕作制度改革为重点,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发展成为畜产品主产区。
  (二)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畜牧业龙头企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