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从多方面下功夫,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带动农户、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要立足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支持机制好、有竞争优势、辐射带动面广、与农户利益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十五”期间,在兰州、平凉、白银、定西、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培育出1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奶制品、肉牛、肉羊、猪、淀粉、酿造等加工型龙头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个。并创出三、五个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名牌产品。各市州地要从当地优势出发,培育出两三个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县市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出一两个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具有较强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骨干。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千方百计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实体,兴办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个体生产、加工、运销专业大户和民营企业、各种能人创办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外资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创办龙头企业。因势利导,推动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供销社、农垦企业要立足自身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延伸服务领域,改造成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凡是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能给农民带来实惠的龙头企业,不论是哪种类型、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扶持。
  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基地。培育主导产业,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大力推进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好能在全省形成相对集中的、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10大产业基地。即:以平凉、庆阳为主的肉牛和以白银、临夏、甘南为主的肉羊生产基地;以兰州、白银、定西为主的奶牛生产基地;以河西为主的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以河西、沿黄、渭河流域为主的高原夏菜、反季节蔬菜和脱水蔬菜原料生产基地;以定西、平凉、武威、张掖为主的洋芋,玉米淀粉原料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张掖为主的优质鲜果及果酒果汁原料生产基地;以武威、张掖、酒泉为主的葡萄、啤酒大麦酿造原料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当归、党参、红黄芪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张掖、酒泉为主的玉米、瓜菜、花卉制种基地;以中部和河西为主的苜蓿草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各地要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食用百合、油橄榄、花卉、食用菌、鲑鳟鱼等区域性特色产品,使其尽快形成规模。
  不断完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要求,积极探索多样化、符合我省实际的产业化组织形式,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加农户”、“专业市场加农户”、“中介组织加农户”、“销售大户加农户”以及“合作经济组织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形式。规范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连接关系;鼓励和提倡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进行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集中;鼓励和提倡农民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实行产销合同制,用合同形式明确龙头企业与农户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规范各自行为,把产业化经营纳入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